推进全龄友好环境建设的着力点

时间:2021-11-04 [关闭窗口]

  文 伍小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需要全面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回应每个家庭养老托育的刚需,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设全龄友好环境。这既关乎当前,也关乎未来,既关乎群众生活,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全龄友好环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设任务尤为艰巨,所以有必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审时度势,提出推动我国全龄友好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基本着力点。

  全面融入国家战略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和儿童友好型社会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宣传国家战略部署,优化宜居环境建设,推动各领域各行业转型升级,建设适合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的社会生活软硬件环境。

  加强政策配套协作。在政策制定上,要整合好跨领域跨部门的政策法规,达成硬件空间环境与软性社会环境的相辅相成,避免政出多门、标准不一。在政策执行上,要统筹各方资源形成政策合力,比如要着力推动全龄友好型社区创建和老旧小区改造紧密结合,完善信息沟通和协调协作的机制,实现效率更高、服务更精准。发挥好政策“指挥棒”作用。主动适应人口发展变化形势,推进全龄友好环境建设内容纳入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测评体系,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建设适老适幼城乡环境,推进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

  建设“一老一小”家庭友好环境

  着力建设家庭友好型城市。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在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的规划层面建立多维度职住平衡指标体系,促进实现居民就近工作、小孩就近上学、老人就近养老,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一老一小”照护难题。特别重要的是,要把家庭友好型公共空间当做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大力增加儿童游乐场、运动场、公园、图书馆等。营造家庭友好氛围,在公共场所向老年人、儿童提供关爱服务,设置家庭互动区、家庭更衣室等;公共交通和娱乐场所提供家庭月票、家庭年票,允许家庭成员共同使用。大力支持和引导亲子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如家庭金融计划、家庭保险、家庭旅游产品、亲子游戏、亲子餐厅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家庭生活的需求。

  推广建设家庭友好型社区。优化社区环境设计,为“一老一小”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场所和设施,在保证环境安全和舒适性的基础上,强调室外环境的共享性与互动性。推动社区养老托幼设施与其他社区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建立健全全龄友好环境标准体系

  全龄友好环境建设具有开创性、复杂性和系统性,需要从规范抓起,从标准抓起,避免形成新的“问题环境”。要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快对老年宜居相关标准规范的全面修订和完善工作。在儿童环境建设方面则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体系,明确标准适用对象为一般儿童,适用范围应涵盖居住环境中的各类不同场景,突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促进儿童需求与空间、服务、环境等要素的一体化发展。特别重要的是,要将全龄友好、适老适幼的环境规划要求和建设理念全面融入城市更新和街区保护更新计划,在街乡层面建立责任规划师和责任建筑师团队,全面统筹好落实好全龄友好、适老适幼标准。

  搭建多主体参与的共建共享平台

  全龄友好环境建设一方面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政策推动,另一方面也需要社区自下而上的参与支持,必须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力量积极参与,努力在全社会树立适老适幼、全龄友好、家庭友好的理念,共同打造家庭友好、全龄友好的生活家园和精神乐园,筑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微观基础。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龄友好环境建设。一是坚持居民、市场、政府多方共同出资原则,建立健全可持续资金筹措机制。二是政府发挥好保基本、强引导作用,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支持社会资本通过“物业﹢养老”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老年宜居项目市场发展中来,推动社区适老适幼居住环境和服务环境的同步发展。三是鼓励市场主体成为全龄友好环境建设的实施主体。政府可通过“投资﹢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招标确定实施主体,既可作为单个小区的实施主体,也可通过大片区统筹、跨片区组合,作为多个小区及周边资源改造的统一实施主体。四是优化全龄友好产业发展环境。依法落实税收政策,统筹政府资金、社会资本、集体收入及产业基金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全龄友好环境建设重点工程开发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五是积极培养全龄友好环境建设产业人才,比如逐步引入适老环境建设的职业资格(适老改造师等)。总的来说,要推动在全龄友好环境建设领域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作者系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健康与宜居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人口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