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乡村人口老龄化

时间:2022-02-17 [关闭窗口]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乡村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乡村人口数量接近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最低水平且仍在减少。同时,我国城乡差距仍然很大,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尤为突出。笔者建议,牢牢把握人口老龄化的新特点、新场景,把积极应对乡村人口老龄化贯穿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人口老龄化的新特点

  “七普”结果表明,乡村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七普”和《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表明,乡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036万人,占乡村人口的17.72%;60岁及以上人口12136万人,占乡村人口的23.81%。两项指标均超过中度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的标准。

  二是高龄化水平持续升高。乡村80岁及以上人口1667万人,占乡村人口的3.27%,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了1.47个百分点。同时,乡村8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城市和镇8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表明乡村人口高龄化趋势更加显著。

  三是抚养比高于全国、城市和镇的水平。从抚养比看,乡村少年儿童抚养比30.58%,老年人口抚养比28.12%,总抚养比58.70%,不仅高于全国水平,也明显高于城市和镇。

  四是按老年人口平均的养老金支出偏低。2010年乡村老年人口才开始有养老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缴费年限短等因素使得老年人月均养老金收入水平偏低。根据笔者推算,2020年,乡村60岁及以上人口月均养老金230元,仅是城镇离退休职工平均水平的6.87%。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场景

  一是乡村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七普”结果显示,乡村人口5097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6.1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末乡村人口下降到49835万人,为1952年以来的最低值。乡村人口数量的持续下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场景。

  二是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14年至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488.9元增加到17131.5元,增加63%。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收入,20%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913.4元,增加69%,增速最快。建档立卡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用水安全有保障全面实现。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近年来的30%左右,吃穿住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到59.5%。

  三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已深入人心。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目标日益明确。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乡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改善,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有益环境。

  四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十四五”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指导思想。养老是基本民生,也是基本内需。创新养老政策、提升公共服务、增加养老产品和服务的精准供给,不但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祉,也有利于把握产业和市场发展规律,促进产业振兴和内需挖潜。从人口与产业、人口与城乡的紧密联系中,深入分析农村人口养老涉及的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疏通国内大循环难点堵点、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意义重大。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等要求,乡村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基于新特点、新场景的对策思考

  大力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顶层设计在农村落实落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推动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置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农村、社区的医养结合”“大力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设施”等要求。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多形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改善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最大限度缓解农村老年人在生活起居、日常照料等方面的不方便、不满意。通过理出问题清单,推出务实管用、切合实际的真招、实招,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顶层设计落到实处。

  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乡村振兴必须面对农户空巢化、乡村人口老龄化甚至高龄化、家庭养老是主要形式并将长期存在的现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和构建家庭养老的政策支持可以打包考虑、协同推进。把发展契合农业农村特点和人口动态的产业作为切入点,增加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精准供给,促进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得益彰,促进养老保障资源发展更加平衡、充分和高效。

  把实施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农村老龄工作结合起来。农村老年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吃饭不方便、看病不方便、高龄和失能老人照料不方便。对此,牢牢把握宏观政策的运行规律,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积极满足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金融需求,将有助于解决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如农村普惠性公共服务、助餐服务等公共服务岗位扩容及保证其长期可持续等。如此,乡村公共养老服务短缺问题将根本改观,乡村产业也将获得蓬勃发展之生机,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将显著提升。

  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加强农村老龄工作的根本遵循。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站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当前背景下,要把支持中老年人通过家庭作坊、家庭工场就地兴办老龄产业作为增加收入和应对老龄化的关键手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政策引导,发展准市场化的老龄产品和服务,建立需求提出者(老年人)、需求购买者(老年人家庭)和市场供给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家庭逐步改变养老服务产品的传统供给方式,通过供需互动和培育市场,形成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供给机制。

  引领一批家庭工场、作坊提供准市场化的家常服务、传统饮食、特色小吃,打造乡村区域品牌,逐步凝聚乡村人气,实现产业振兴。发展餐桌经济具有以下优势:解除老年人的一日三餐之忧;吸引城里人到农村观光、养生养老;为中老年人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增收渠道,为农产品就地转化和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提供平台。通过发展餐桌经济,逐步凝聚乡村人气,实现产业振兴,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以及生活不便利、环境不吸引人等问题,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打通农村养老的难点、堵点,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17BRK019)和全国老龄办政策调研课题(QLB2018A020)的部分成果。

  本文发表于2022年2月16日《中国人口报》

  文┃李通屏 朱雅丽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中国人口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