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流向哪里?

时间:2022-02-25 [关闭窗口]

  本文发表于2022年2月24日《中国人口报》

  文┃周皓 刘文博

  人口流动研究最关注的3个问题是:谁在流动?流向哪里?流动后果如何?而流动者个体的决策过程总是同时考虑是否流动和流向哪里,不会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但人口流动研究则以总体思维为基础,分别考察 “谁在流动” (流动人口的选择性)以及人口的流向与流量问题, 而且两者之间通常看似被割裂。这个被忽视的中间连接点就是对流动人口流入地选择机制的考察与讨论。“谁会选择流入哪里”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是深入了解流动决策机制的关键点,也有助于了解我国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流向分布的成因与过程,还将有助于各地制定相应政策吸引流动人口流入。

  学术界对人口流动决策的考察以推拉理论为基本框架,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 (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 (吸引力)共同构成,由此形成了新移民经济学、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用脚投票”等多种理论解释。在实证研究方面,随着数据的丰富和方法的发展,对人口流向问题的研究逐渐从宏观的描述性分析转向更为深入的机制性分析,且处于不断深化和扩展之中。但仅有少量研究结合宏观与微观层次因素讨论流动人口的流入地选择机制,且已有研究存在解释变量与流动行为之间的时间滞后问题、样本选择(流量与存量)问题、分析单位与分析方法问题等,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与讨论。

  为深入探究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选择机制,笔者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速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对流动人口流入地选择的影响,并探讨了样本选择和地区层级特征影响的异质性作用问题,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一)流量流动人口与存量流动人口的结构性差异。流动人口内部存在着循环替代的过程,可以划分为流量样本和存量样本。两个样本在性别年龄结构、民族结构、婚姻结构、教育结构、户口结构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相同变量对流量样本与存量样本具有不同的作用。表明流量样本与存量样本的流入地选择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流入地选择机制研究应使用流量样本。

  (二)地区层级社会经济特征对流入地选择的影响。流动人口在进行流入地选择时既关注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关注其社会发展水平,更会关注其未来的发展潜力。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或高收入回报及其增速固然重要,但流动者个体在流入地切身感受到的整体社会经济回报而非纯粹的经济回报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三)地区层级特征影响的异质性作用。地区层级特征变量和个体特征变量的交互作用表明,地区层级特征对流入地选择机制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特征的偏好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选择本质上是流动者个体结合流入地特征而作出的综合性的理性决策。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笔者提出如下三点思考与建议:

  一是加强对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视。此处所讨论的方法是广义的,既包括定量研究中数据的两个重要维度——测量与代表性, 也包括实际研究中所运用的具体方法。从样本来看,尽管许多研究都注意到变量的时间顺序问题,但却忽略了人口流动及其调查所固有的弱点,即由不同的流动时间而产生的流量与存量问题。从具体方法来看,在定量方法得以普遍运用的同时,却极易忽略每种方法本身所要求的各种假设条件。尽管忽略假设后对统计结果的危害性或许不大,但却无法真正保证结果的可靠性与可复制性。因此,定量研究必须重视研究问题与研究总体的对应、样本的代表性,以及具体统计方法的假设条件,并怀着敬畏之心。

  二是注重理论总结以及对 “预期收入”内涵的扩展。笔者检验了部分西方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但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路径与西方国家存在巨大差异,而且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实际经验为迁移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 这就迫切需要进行理论总结与提炼。例如,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 “预期收入”在中国仍然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但当前, “预期收入”不应是简单的经济回报,而应扩展到流动人口能够切身感受到或者可预期的各种社会经济回报,如医疗保险参保率等社会因素。“预期收入”的含义应该扩展为包括社会因素与经济收入在内的 “预期回报”。对 “预期收入”内涵的扩展,要求流入地政府不仅提供充分的可预期的收入回报,更应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并强调所提供公共服务的可感受性,让流动人口能够切身感受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不是只停留在政策层面。此外,理论总结还应该注意到原有理论无法解释的个体差异性问题。

  三是关注不同流动人口的选择偏好差异。研究发现,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流动人口个体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经济回报与社会条件固然重要,但分析表明,流动人口的流入地选择机制本质上是流动者结合流入地特征与个体特征而作出的综合性的理性决策。这对流入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流动人口的选择偏好,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以有力地吸引流入地所需要的流动人口。而且由于部分流动人口更关注发展潜力,而非只是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对许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小城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其经济发展水平对流动人口的吸引能力有限,但由于其提升潜力较大,可以通过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就业率等手段提升自身竞争力,并通过提供个性化的社会政策,强力吸引不同属性的劳动力流入。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来源:中国人口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