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构建“一老一小”保障体系

时间:2022-03-14 [关闭窗口]

  文┃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课题组

  “人口即命运”。老年与未成年人口密切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老一小”保障体系构建的质量水平事关生命全周期与人的现代化、事关家庭凝聚力与幸福感、事关人口结构的优质均衡、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才储备。面对老龄化程度偏高、生育率水平偏低、青壮年劳动参与率较高的省情社情和民情,江苏省积极适应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特征,着力构建高质量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基于对江苏省的调研,课题组认为,“十四五”时期,面对实现托育服务由弱转强,以及养老服务由良转优的挑战,需要采取上下联动、多重合力的关键举措。

  构建“一老一小”保障体系有哪些主要挑战

  (一)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步伐缓慢。对家庭养老托育基础性地位的支持不足、家庭适老化建设标准与规划不统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三社联动”机制不健全。与三孩生育政策匹配的家庭支持体系尚未完全跟进,如休假制度、调休制度等。同时,对社会力量主体性作用的支持不足,如现有的托育机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而新冠肺炎疫情加剧机构亏损。

  (二)体制机制改革尚不彻底。城乡养老服务资源和要素流动存在阻碍,表现为城乡养老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以及城乡养老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护尚未实现。省域内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还不成熟,异地养老存在机制障碍,养老服务资源要素的跨区流动阻力仍存。现有托育服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托育服务尚处空白。

  (三)政策支持力度亟待加强。养老服务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仍显薄弱,与老年人口增幅比例相协调的财政保障机制还需完善,养老服务财政投入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问题需要得到更多重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实习实训”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需探索,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还需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有待提升。同时,托育领域财政投入资金不足、力度偏弱。

  高质量构建“一老一小”保障体系应采取哪些关键举措

  一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养老托育顶层设计。构建具有地域特点、响应人民群众需要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需要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更要调动多元主体的合力,营造相互协同、相得益彰的“合奏曲”,把共建共治共享贯穿“一老一小”保障体系的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在供给高质量养老托育服务中创造出“一老一小”保障体系新格局。首先,坚守政府的公益兜底作用。其次,平衡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关系,形成公益性与市场化双轮驱动下的养老托育服务动力体系。重点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机构培育扶持力度,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引导机构向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方向发展。再次,注重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比如,在社区层面着重培养养老托育服务的内生力量,通过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共同织就社区邻里互助网络;机构层面要形成“民间型﹢公共型”的双元支撑的养老托育服务格局。

  二是规划引领、法治保障,健全养老托育服务监管体系。基于“一老一小”保障体系的整体性发展规划,促进服务能力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普惠服务为主、多层次、多样化的托育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普惠养老托育服务的设施建设标准、服务标准和价格标准,完善普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养老托育机构的评估制度,推动评估规范化、统一化,推动供给服务质量改善。建立“一老一小”服务能力评价机制。完善养老托育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置机制。依法逐步建立完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探索从业人员信用追溯机制。

  三是推动校产学研联动,壮大养老托育人才队伍。要根据江苏职业院校众多、养老托育需求强烈的实际,积极创新地方政府、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社会机构、市场主体等的多方联动机制,健全养老托育服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打造出一套理论联系实际、校产学研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从业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与现代化水平。

  四是坚持代际融合,营造养老托育一体化环境。要推动养老托育服务在空间、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与融合,实现在共同场所中代际间知识、情感与文化的传递,从而解决老年人孤独或情绪低落、儿童缺少多元化教育等痛点。重点建立养老院幼儿园一体化的综合性养老托育服务中心。根据组合类型、功能配置和运营方式的差异,形成“定期随访型”与“紧邻而居型”两种“养老院﹢幼儿园”的综合性养老托育服务中心,打通“养老”与“托育”的人为阻断,构建起“养”“育”一体化的空间环境。

  五是“建改扩”多措并举,夯实养老托育服务基础设施。要在充分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推动养老托育服务的综合性发展。在充分考虑养老托育服务设施数量、结构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形成社区层面的“养老托育综合体”以及市域层面的“养老托育专业队”。推进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托育服务中心建设,扩大社区嵌入式护理型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覆盖面。要推动公共数字平台和服务体系适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网上预约、交通出行、智能扫码等高频服务事项。保留医院、车站等公共服务部门的人工窗口。发展社区助餐助洁、助医助行、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支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要加强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鼓励各设区市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重点新增普惠性托位。探索构建以“托幼一体化”为主的托育服务供给模式。支持产业园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专业机构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规范开办托班,招收2~3岁幼儿。

  六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守正创新推进养老托育政策体系建设。要在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优先保障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用地。对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发展趋势较快和婴幼儿数量较多、托育服务需求较大的地区,应适当提高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用地比例。简化和优化存量土地用途变更程序,支持各类主体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等开展养老托育服务。允许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等按照适老化设计要求,调整户均面积、租赁期限、车位配比等土地和规划要求,开展养老服务。同时,加大养老托育服务领域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养老托育服务领域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吸纳符合条件劳动者的养老托育机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落实支持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以及养老托育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执行居民价格政策,因难以计量等操作性原因无法执行的,采取定比定量、“转供”改“直供”、探索运用大数据等方式予以妥善解决。

  本文为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面两孩政策下的亲职抚育困境与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研究”(19BSH158)、2021年度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江苏高质量构建‘一老一小’保障体系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执笔人:陈雯

来源:中国人口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