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托育的应用及发展着力点

时间:2022-04-07 [关闭窗口]

  目前,在我国家庭结构日渐小型化以及女性就业率高的背景下,托育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受传统养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托育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供给不足、人才短缺、价格偏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托育服务模式逐渐融合并衍生出智慧托育模式,为智慧托育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推动了托育服务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智慧托育还是新生事物,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以手机APP、网站、云平台等方式,整合各类托育服务资源,对传统托育模式的硬件设备、服务管理、价值理念等进行革新升级,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推动主体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流,从而推进托育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进程,提升托育服务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多个针对托育服务的政策文件,其中就多次提及智慧托育。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婴幼儿照护服务实际,研发应用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在优化服务、加强管理、统计监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和模式,推动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体育、家政等服务领域供需信息对接,促进以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智慧养老托育新业态”。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对“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作出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智慧托育等新业态”的任务。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启了智慧托育实践,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托育产品和设备研发、智慧托育服务管理平台搭建、大数据信息集成交流、技术与人员结合等方面。如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化托育服务平台,通过开展互动式直播、在线课程、线上咨询指导等专业线上育儿服务,为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培训指导,提升家庭婴幼儿照护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开通婴幼儿服务热线,为需要帮助的婴幼儿家庭提供育儿便利,通过入户托育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通过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开展智慧教研、采集分析养育数据等科技手段,为托育机构科学运营管理赋能,保障托育服务的智慧化和精准化水平;通过托育备案信息管理系统获取托育信息,便于政府部门开展全过程监管,实现信息采集、统计监测、服务优化、质量监督、多方共建、规划统筹等多功能一体化,提高服务效能,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

  与传统托育服务相比,智慧托育服务的高便捷性、低成本性以及个性化程度高等特点突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传统托育服务短板,促进托育技术与发展模式创新。智慧托育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将政府、托育机构、家庭和社区等多方参与主体链接起来,为整体性治理创造了条件,能够提高政府部门监管和服务效能;智慧托育使各主体间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托育服务管理实现智能化升级,促进了行业整体发展;智慧托育能够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普惠、科学的托育服务,提升婴幼儿家庭科学养育水平,为婴幼儿早期健康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托育服务行业涉及多个主体,是一项系统性民生工程。当前,推动我国智慧托育服务健康发展,需要基于社会托育需求,以标准化和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在政府主导作用下,积极引导托育机构、家庭和社会等主体协同参与,以进一步构建我国多元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具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供信息化支撑和财政支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智慧托育服务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布局,从国家层面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明确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强化宏观政策引领,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要坚持数字赋能,立足当前实际需求,整合多源数据,构建信息化托育服务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打造健康安全的智慧托育环境,推动线上线下托育服务相融合。在保障系统信息安全和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建立行业服务标准规范,逐步完善智慧托育服务管理、统计监测、评价反馈等,强化政府对机构和市场的监管,推动智慧托育服务的安全性、规范性和专业化发展。通过加大财税和信贷支持、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托育机构开发网络技术服务平台、研发智慧托育服务产品和服务、开展线上托育服务和师资培训等。

  二是立足托育机构,提升其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大力扶持智慧托育服务机构发展,促进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营造良好行业生态。鼓励托育机构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按照服务功能建立模块化资源,开展云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依托信息化服务平台创建智慧化托育服务信息数据库,实时监测婴幼儿成长情况、服务需求及动态,及时予以指导和精准营销,提高机构服务效率,满足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构建一键式智能化安保系统,强化机构信息安全管理,防范风险。利用新技术在线上平台建立教学资源管理库,开展智慧云课堂,提升教育效果。强化托育机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线上线下业务培训,推动托育服务的信息化应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三是提升家庭和社区参与度,构建多方共育格局。以家庭为基础,利用智慧托育服务平台、服务产品和培训等为婴幼儿家庭提供照护指导,充分发挥家庭主体作用,提升家庭科学育儿水准。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发挥多元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积极搭建智慧托育服务网络平台,逐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建立社区智慧托育服务中心,通过入户、电话、微信等方式采集数据,为托育服务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制定托育服务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和目录清单,通过信息平台促进多元主体协作共育,提升托育服务便捷性。

  本文发表于2022年4月7日《中国人口报》

  文┃纪春艳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来源:人口发展观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