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颜色”的营养素,对身体很重要!

时间:2022-06-10 [关闭窗口]

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界的动植物不但含有我们经常提起的常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而且还含有数以万计的其他营养素。

 

目前被证实对人体有益的动植物营养素已经超过200种,其中,有些营养素以“颜色”命名,如血色素、番茄红素、叶黄素、花青素、虾青素等。这些“有色”营养素在维持血液循环、心脏健康、抗氧化、抗基因突变、抗肿瘤、维护肠胃健康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营养素
 
图片
图片

 

图片

植物来源的“有色”营养素
 
图片
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的总称,是普遍存在于动物、高等植物、真菌、藻类中的橙红色、黄色、红色等色素。19世纪化学家最早从胡萝卜的根中分离出了这种色素,故以“胡萝卜素”命名。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又分离出一系列天然色素,将它们命名为“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溶于脂肪和脂肪溶剂,所以也称脂色素。至今已经发现的天然类胡萝卜素达600多种,大家耳熟能详的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的典型代表,另外叶黄素、玉米黄质、番茄红素、虾青素等也都属于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在体内是维生素A的合成前体,也称维生素A原。

 

类胡萝卜素的强大抗氧化作用,对一些与自由基或氧化伤害有关的疾病,如白内障、关节炎、糖尿病、肾小球肾炎、肝炎、肝硬化等,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图片
叶黄素

叶黄素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和抗氧化成分,分布于视网膜各处。人类等哺乳动物不能自行合成叶黄素,必须依赖食物摄取。叶黄素具有滤过蓝光、保护视网膜的作用和抗氧化的功能。

 

叶黄素的食物来源广泛,绿色蔬菜含有的叶黄素最为丰富,蛋黄与玉米中的含量同样很高,木瓜、南瓜、柑橘等橙黄色果蔬也是其主要来源。

 

对于健康的青年人来说,体内叶黄素的含量足够正常的使用及消耗;但对一些用眼过度的人和老年人来说,叶黄素的消耗越来越多,体内的叶黄素含量不足以维持日常需求,因此在食物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富含叶黄素的食材。

 
图片
玉米黄质

玉米黄质主要集中在视网膜的黄斑区中心区域,与叶黄素协同起到保护视网膜、预防眼部疾病的功能。

 

玉米黄质广泛存在于绿色叶类蔬菜、水果、枸杞、黄玉米中。

 
图片
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是最常见和最有力的抗氧化营养素之一,在体内可以清除氧化自由基、对抗皮肤老化。在动物实验中,番茄红素还表现出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的功效。

 

番茄红素归属于类胡萝卜素家族,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多半呈现红色,如番茄、西瓜、葡萄柚、红心番石榴、红椒等。经常食用番茄和番茄制品,可满足番茄红素日常需求量的85%。

 

番茄红素不溶于水,蒸煮、打碎和加油烹调,均可以提高消化系统吸收番茄红素的能力。

 

番茄酱中的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比生鲜番茄还要高4倍,所以做菜时不妨多使用番茄酱做调料

 
图片
类黄酮

生物类黄酮也被称为维生素P,是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有抗氧化和防癌的作用。


黄色、橙色水果是其主要来源,如柑橘、橙子、菠萝、柠檬、黄桃等。

 
图片
花青素

花青素是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又名花色素,是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目前已经确定的花青素有20余种,其中食物来源有6种。

 

花青素属于类黄酮物质,是当今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是强有力的自由基清除剂。

 

富含花青素的常见食物有蓝莓、紫薯、茄子、桑葚、樱桃、葡萄等。

图片

动物来源的“有色”营养素
血红素

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生肉被称为“红肉”,缘于其肌肉中的血红素,血红素中富含二价铁。血红素是补铁补血的最佳选择,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通过红肉补充造血所需的铁和蛋白质。

 

当然,普通人多吃红肉会增加心血管病和癌症风险这一点也要引起重视。

虾青素

三文鱼、鲑鱼、虹鳟鱼的肉色也呈现红色,但它们不能归入“红肉”类,因为其红色主要来自虾青素,而不是血红素。在活体的虾中,虾青素与蛋白质结合,呈现出蓝色;加热之后,蛋白质变性释放出虾青素才显示出红色。

 

虾青素也是类胡萝卜素之一,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缓解疲劳等作用龙虾、磷虾、螃蟹等也富含虾青素。

 

无论鸟类、甲壳动物还是鱼类都不能自身合成虾青素,它们体内的虾青素来自食物链最低端的藻类。

保健食品中的“抗氧化”营养素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为目的。因此,当机体缺乏某些营养素或可疑缺乏某些营养素时,应该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不可盲目自行选择和服食保健食品,以免延误或误导治疗。

 

保健食品中的天然“抗氧化”营养素,顾名思义,是从天然食物中提取而来。因此,好好吃饭,营养均衡,才是获取营养素的根本途径。

 

只有当高龄、疾病、特殊生理状况造成了某些营养素需求量增加或摄入不足时,才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

来源:中老年保健杂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