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时间:2023-10-07 [关闭窗口]

  2023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准确认识我国人口发展新态势、新特征,深刻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认识和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人口支撑作用的重要前提。

  一、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逻辑

  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变迁,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我国人口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均进入新阶段,需要立足新形势、新情况、新特征,积极把握人口与发展规律,掌握人口发展战略主动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回顾历史,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施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战略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快速完成了人口转变,促进了人口发展。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负增长、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将持续发展。2022年,我国人口规模减少了85万,出现了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预计人口负增长将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整个过程乃至本世纪末。在人口负增长态势下,我国人口结构转变矛盾持续加剧,少子化快速发展,老龄化在2035年前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2060年左右步入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程度高峰时期。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负增长快速发展,人口结构持续变动将是人口新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成就辉煌,实现了40年持续高速增长,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我国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端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经济发展动能由以往的依靠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转变为目前需要更加依靠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制度改革等;社会治理面临更加复杂的人口变化和需求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发展阶段跃迁的必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新发展阶段之所以为“新”,不仅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更在于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的战略和政策。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新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逻辑。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我国快速人口转变形成的人口机会窗口,辅之以改革开放的各项重大战略和政策,再加上稳定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收获了实现经济奇迹的人口红利。然而,目前我国收获人口红利的人口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规模正在缓慢下降,抚养比逐步升高,人口机会窗口逐渐关闭,收获人口红利的逻辑也应随之发生转变。针对人口发展积累了诸多矛盾和挑战,我们党主动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提出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形成了人口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目标。相比收获人口红利逻辑,新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逻辑,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升人口整体素质,收获人力资本新红利将是我国顺利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持久动力。

  二、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一个国家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表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质量越发被认知和关注,形成了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等一系列模型理论,并被应用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推动了众多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入本世纪,人口质量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强化,使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人口转变完成后,提高人口质量已经成为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人口发展从关注人口数量转变到人口质量、人口高质量,不仅是人口质量具有高的特点,也是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人口质量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甚至是推动经济社会迈向现代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健康素质是人口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讲,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它的都是后边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卫生健康事业摆在重要位置,制定与时俱进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持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实施爱国卫生运动,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194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35岁,2020年提高至77.93岁,2021年为78.2岁。随着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持续深入,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进,全面健康意识和素养不断提高,老年健康和职业健康等将能有效改善,居民健康预期寿命将进一步提高,为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一般而言,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可以通过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来抓,推动实施扫盲班、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扩招等,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历程,构建起基本完善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预计2030年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将超过3亿,这将有效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相互支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效发挥作用能够起到“乘数效应”。中华民族具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与人为善、赡老爱幼等等,这些都是有效发挥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基础。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受到市场环境的一些冲击,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快速转变,我国人民群众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出现了较多的利益矛盾和诉求,青年“佛系”“躺平”“内卷”现象涌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蔓延态势,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人口整体素质提升,必然要开展主动的宣传引导,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遏制思想道德领域滑坡、社会情绪向下等不良现象。

  三、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人口高质量发展,既要面向人口规模、结构、素质的发展态势和矛盾,实现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还要注重统筹好人口发展和安全,化解人口发展蕴藏的风险矛盾,确保人口自身安全和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安全的人口环境。

  推动实现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我国人口转变遵循了一般的人口转变规律,又存在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特殊性。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比预期更早到来的人口负增长、快速迈入重度老龄化、持续低生育水平等。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平衡好人口规模、结构、分布和素质的重大发展问题,并使人口的再生产、质量、结构和分布等向更高级均衡状态发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针对极低生育率、老龄化和负增长等人口现实,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要实施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养老托育、婚姻家庭、青年发展等相关经济政策及配套措施,引导人口自身趋向均衡发展。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良性互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作用,能否实现良性互动更多在于制定相适应的经济社会政策制度。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人口负增长、少子老龄化的多维复合的人口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人口潜能,高效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将更多的高素质人口集聚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高端环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体创新能力。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持续提高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破除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意识深入人心,有效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统筹好人口发展与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家总体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准确把握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安全”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人口问题是影响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根源性因素之一。当今人口安全风险不断演化和复杂化,从人口领域、实体领域向非实体领域、虚拟空间拓展,与政治安全、国防和地缘安全、经济社会安全、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相互交织。我国长期的极低生育水平将加剧人口结构性矛盾,人口流动和空间分布带来人口集聚和收缩的基层社会治理矛盾,引发人口自身发展、经济稳定发展、社会保障等风险。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必然使各类人口风险能够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确保人口自身发展安全,更好地统筹发挥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支撑作用。

来源:大国人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