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怎么办?

时间:2023-06-22 [关闭窗口]

  我家娃为什么老尿床?

  半大不小了尿不湿还摘不掉怎么办?

  夜里尿多睡不稳是啥原因?

  ……

  操心孩子尿床问题的家长不在少数,而且虽然已经为人父母,但对自己童年尿床时那种紧张害怕的感觉还记忆犹新吧?是的,尿床是个普遍现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发生过。但别小看尿床这点小事,严重的也可能演变成孩子长久的心理阴影。今天,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专家就带您一起了解关于“尿床”的那些事。

  排尿是如何发生的?

  膀胱储备一定的尿量,产生充盈感,通过一定的神经通路传导至脊髓大脑,产生尿意,若不合时宜,大脑可抑制排尿,在合适时机,可引起膀胱收缩,发生排尿。

  什么是排尿控制发生时间?

  18个月以下的孩子大脑发育还未成熟,无法抑制排尿,故排尿次数频繁。18个月以后大脑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在白天可控制排尿,这时孩子会表达上厕所的意愿或者有自己上厕所的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家长给孩子使用尿不湿的时间有所延长,儿童排尿控制时间普遍发生一定延迟。但有研究显示,不论男女,在34-36个月均可发展出夜间排尿控制能力,即未尿湿就可醒来。

  儿童尿床了怎么办?

  有少部分36个月以上儿童夜间不能完全控制排尿,睡觉时仍有尿床现象。3-5岁儿童偶尔尿床,属于排尿控制延迟,是正常发育过程,家长不用过分担心,更不可指责孩子。需要提醒孩子睡前减少液体摄入,若孩子有固定排尿时间,可提早唤醒进行排尿。家长需耐心观察孩子尿床的发生频率和特点。

  怎么开展排尿控制训练?

  01

  训练时间

  为了避免排尿控制能力延迟及发生遗尿症,对于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建议18个月左右逐渐停止使用尿不湿。排尿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请保持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

  02

  训练方法

  1.建议家长鼓励式引导儿童自主大小便,而非压迫式控制自主排便。

  2.家长要学习读懂孩子的身体信号,帮助孩子养成排便模式。比如,孩子有哼哼的声音或者扭动身体,迅速为小孩准备好便盆,帮助保持舒适的排尿排便姿势;若孩子顺利排出大小便,家长要表示开心和鼓励;若孩子不愿排便,可让孩子平静地返回原先的活动和体位,等待下一次机会。家长不可表现出强迫、训斥和焦虑。

  什么情况下的尿床要关注,并需要医生的帮助?

  ⑴3-5岁小儿,每周至少有5次夜间无意识排尿行为,持续至少3个月。

  ⑵年龄≥5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

  以上情况可以诊断为遗尿症,这时家长需要关注,并与医生配合尽早干预。

  发生遗尿症的原因

  ⑴遗传因素。双亲中有一位遗尿的,其子代44%有遗尿症;若双亲均有遗尿的,子代发病率可增加至77%。

  ⑵膀胱容量减少,无法容纳夜间产生的尿量。

  ⑶血管升压素昼夜分泌节律失调,导致夜间产尿多。

  ⑷发育及性格因素发育延迟。

  ⑸睡眠因素。患儿存在睡眠觉醒障碍,夜间的尿意无法唤醒遗尿症患儿。

  ⑹其他如泌尿道感染、泌尿道畸形、膀胱不稳定、脊柱裂、癫痫、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可引起继发性遗尿。

  遗尿症的诊断及治疗

  遗尿症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症,一方面会对患儿的心理发育和社会行为造成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行为;另一方面会给患儿家长带来压力和困扰。

  遗尿症发病率高,但就诊率低。随着年龄的增大,治疗难度加大,对孩子及家庭可能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儿童遗尿症一经确诊需尽早治疗,切勿采取“观望”态度。而在遗尿症治疗中,心理行为治疗贯彻始终。针对小年龄孩子,优先采取基础治疗及行为治疗。部分孩子通过心理行为治疗能够治愈,可减少药物治疗后复发机率,增加药物治疗效果和完全干床率。

  遗尿症患儿需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医生可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寻找线索,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治疗。提醒家长配合提前在家记录排尿日记,并携带完整记录的排尿日记前往儿童心理科遗尿症专科门诊就诊,这将有效帮助医生科学判定孩子的膀胱容量及夜间排尿量,有助于寻找病因。

来源:福建省计生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