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月份适合生育?中国出生人口的季节性模式分析

时间:2024-04-12 [关闭窗口]

  医学研究已证实出生季节与婴幼儿发育及成年健康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了解季节性出生的高峰和低谷对公共健康服务规划、儿童疾病预防和人口预测均有较大促进作用。出生的季节变化遍及不同地理区域、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生育的季节模式即使经历较长时间和被特定的社会文化影响,生育的高峰与低谷会相对稳定,但人口转型期间生育事件的季节性模式也会随之改变。

  本文使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健委等发布和监测的出生数据,通过将月度出生数量转化为年度月平均出生数量的偏移幅度,研究分析1960年以来中国的出生季节性波动,并按孩次、城乡、母亲民族等维度进行分解、以便深化对所观察到的季节性模式的理解。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年内婴儿出生月度分布并不均匀。中国的出生季节性模式以冬季出生为高峰,春季和夏季出生为低谷,出生的季节性模式相对稳健。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偏移幅度逐渐式微,月度出生差异在缩小。在稳定的季节性分布外,不同孩次、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季节模式差异较大。

  相较于以往文献, 本文从如下方面拓展了我国出生季节性的研究,首先补充了近二十余年的出生季节性变动的新信息,呈现了出生季节性模式逐渐减弱的趋势;其二,通过出生季节性的孩次对比,展现了各孩次出生的季节性趋势变动的不同轨迹和季节性模式弱化的时间差异;其三,刻画了出生季节性的城乡差异,实证了农村月度出生偏移度一直高于城市,孩次之间的差异始终大于城市;第四,揭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出生季节性模式经历趋同、分化再趋同的历程;第五,证明了初育的季节性弱于初婚的季节性,婚姻与生育的传统直接关系由于受到其他变量的介入,例如避孕措施的使用等,初婚与初育的连接逐渐松散。本文还对比了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后二孩的月度分布模式的差异,反映出人们在新生育政策环境下对自我生育计划的调适以及生育计划的实现进程。

  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育季节性模式的变迁既是外在自然环境对生育行为影响的幅度降低,更是计划生育政策和有效的人工避孕方法普及、避孕现代性增强、人们的自主控制加强的结果。

来源:大国人口

[关闭窗口]